Project Description
有關男性生育年齡與子代健康之相關性,有一派假說是新生突變假說,即男性精子一生中不斷進行分裂,年紀越大的父親精子所累積新生突變數較多,因此增加其子代罹病風險,也最常用來解釋父親生育年齡效應。另一派則認為男性生育年齡與子代精神健康之間並非因果關係,是因為忽略了干擾因子的影響所造成的假象。
研究團隊針對5個多發性思覺失調症家庭進行全基因體定序,每個家庭包含三個共病手足與健康父母,經由比對父母與子代之序列,辨識出子代身上的新生突變。分析結果發現,父親生育年齡每延後一歲,子代身上平均多帶有1.5個新生突變。而子代身上每多帶有一個新生突變,思覺失調症發病年齡平均提早0.16年。研究團隊進行因果中介分析進一步發現,較晚的父親生育年齡與子代較早的思覺失調症發病年齡之相關性,大約有30%可由新生突變所解釋。
這個研究是全世界第一個利用全基因體定序家族資料,量化分析證實父親較晚的生育年齡可能影響子代精神健康,而新生突變在父親生育年齡與子代精神健康的相關,扮演中介變項的角色。由於個人生涯的追求規劃、和經濟考量,國人組織家庭的年齡愈來愈晚,生兒育女的年齡也愈來愈晚,因此引起的子代健康問題將是需要迫切討論的公共衛生議題。
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官網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1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5月新聞:https://www.mohw.gov.tw/cp-7178-82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