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近2成青少年難拒菸 拒菸4招避免成癮2025-07-21T13:22:40+00:00

Project Description

暑假期間青少年易受同儕邀請吸菸或使用電子煙,儘管超過8成青少年表達拒菸意願,仍有近2成未能堅定拒絕;而9成慣性吸菸者在18歲前就開始接觸菸品。國民健康署提醒,青少年對尼古丁更易成癮,應警覺菸草商透過媒體美化吸菸行為的陷阱,並善用四招拒菸技巧,遠離菸害、守護健康。

吸一下沒什麼?青少年吸菸較成人更容易成癮,更有害,更難戒除

暑假是學生們擺脫課業壓力的自由時光,然而,國民健康署提醒,暑假期間也潛藏著青少年接觸菸品及電子煙的風險。根據國民健康署112年針對4.2萬名國、高中生所進行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報告顯示,有82.1%學生表示絕不吸菸,但仍有將近2成學生未能堅定拒絕菸品誘惑。多數研究指出,大眾媒體置入吸菸行為,以及看見同儕使用菸品,都會增加青少年嘗試菸品的興趣。

菸品和電子煙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是成癮性物質,別小看或自信能與之抗衡,許多人嚐鮮,就此成癮。研究指出青少年對尼古丁較敏感,且比成年人更早對尼古丁形成依賴性,統計數據更顯示,在習慣性吸菸的人中,就有近9成是在18歲前就開始接觸菸品。

青少年時期是身體和心理經歷成長與蛻變的重要階段,菸品對青少年造成的傷害也就更大,尤其是導致腦部「持久性」的損害,致使學習與記憶效率下降,情緒衝動易怒、焦慮憂鬱等。此外,青少年比成人更早且更頻繁出現戒斷症狀,例如:頭痛、煩躁、失眠等,更困難戒菸。

吸菸很酷又紓壓? 菸癮者的真實感受是身不由己

菸草商挹注大量經費行銷菸品,意圖誘使青少年成為菸癮者。透過戲劇演員的演繹,吸菸行為常被賦予「帶來靈感」或「英雄崇拜」等美好想像,深植於觀眾腦中。當青少年渴望展現酷帥的個人風格時,便容易將其與吸菸聯想在一起。一旦青少年因此成癮,菸草商便能從其一生中獲取相當可觀的收益。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菸癮者,其實是被菸品勒索,生活處處不便。長期吸菸者太久沒吸菸就會覺得焦慮,手邊工作被迫中斷,要吸一口才得緩解,而公共場所對吸菸的限制越來越多,難以找到合適的吸菸地點,即便在自家或開放場所吸菸,也常遭人投訴或勸止,此外,家人連帶身受二手菸害,家庭衝突不斷。
四招拒菸方法,堅定信念為首要

成功拒絕菸品的第一步在於堅定個人的信念,即是體認到「接觸菸品百害而無一利」,不吸菸是完全正確且理所當然的決定,無須感到不好意思。為協助民眾更自然地應對拒菸情境,避免現場氣氛尷尬,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平時可預先演練以下拒菸方法:

  1. 當個優質聚會的主要策劃者:安排在禁菸場所或不能吸菸的室內場合聚會。
  2. 建立拒菸盟友網絡:事先和好友約定不吸菸,相互支持,遇到邀約吸菸的場合,能協助拒菸為對方解圍。
  3. 預備婉拒的理由:例如:「我的呼吸道比較敏感,如果吸菸會喉嚨不舒服」、「家人對菸味敏感,我擔心菸味沾到身上,家人聞到會誘發氣喘」。
  4. 直接堅定拒絕:陳述吸菸的傷害,表明拒菸立場,真正的朋友是能尊重對方的選擇。

國民健康署提醒青年學子,暑假難能可貴,可安排旅遊、學習或戶外活動,放一個充實的無菸暑假,若發現身邊好友受菸癮所苦,請主動勸說戒菸。國民健康署建置多元戒菸管道,民眾可撥打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由專業諮商人員提供心理支持,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畫,或至全臺約有2,700家的戒菸服務機構(醫院、診所、衛生所、藥局)接受服務,詳情至戒菸治療與管理網站查詢。

參考資料:

  1. 國民健康署112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
  2. 臺灣臨床戒菸服務指引
  3. 戒菸教戰手冊

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官網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1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7月新聞:https://www.mohw.gov.tw/cp-7176-831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