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跌三步」守護長者安全

2025-02-18T11:12:16+00:00

臺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跌倒問題更顯重要,不僅導致骨折、行動受限,更可能引發長期失能或死亡。為有效預防長者跌倒,國民健康署呼籲可透過「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每半年進行一次認知、行動等6大面向功能評估,並透過「防跌三步驟」及早發現跌倒風險有效預防。 跌倒是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二名,不可輕忽 截至2025年1月,臺灣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460萬人,佔總人口超過20%,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除了慢性疾病,長者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跌倒。根據110年國民健康署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每6位長者中就有1位曾經跌倒,而每12位長者中就有1位因跌倒就醫。衛生福利部112年死因統計,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每10萬人26.4人),如何有效預防長者跌倒,避免造成個人及家庭沉重負擔,成為超高齡社會的關鍵課題。 長者防跌三步驟     長者跌倒的風險與生理、環境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要有效預防,可以從以下「防跌三步驟」著手: 第一步:充足營養、規律運動     [...]

【萬芳醫院】情感變調成夢魘?專家剖析恐怖情人現象與預防策略

2025-02-18T11:03:34+00:00

戀愛是人際關係中自然的現象,然而,當感情因性格差異、價值觀衝突或生活習慣不合而產生摩擦,甚至走向分手,通常被視為正常的過程。但部分人無法接受關係結束,進而採取極端行為,例如騷擾、威脅,甚至暴力攻擊,對前伴侶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這類行為在現代社會被稱為「恐怖情人」。      近日,一名年輕女子因嚴重焦慮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前往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求助。精神科醫師許元彰從問診中發現,病人的焦慮來源來自前伴侶的不當行為,據個案敘述,前伴侶經常在其住家樓下徘徊,進行跟蹤與騷擾,甚至透過社群媒體或通訊軟體發送帶有情緒勒索意味的訊息,長期施加心理壓力,更令人不安的是,該男子曾趁住所無人時潛入屋內,翻動個人物品並留下痕跡,使病人陷入極度恐懼,無法安心入睡,日常生活嚴重受干擾。     許元彰醫師指出,「恐怖情人」通常具有某些特徵,包括情緒起伏大、佔有慾與控制慾強烈,並試圖隔離伴侶的社交圈,他們往往缺乏理性溝通能力,傾向以怪罪、指責或暴力來維繫關係,這可能與個人成長背景及心理特質有關。例如,部分恐怖情人因自卑而害怕被忽略,透過「控制」與「獨占」來尋求安全感;另一部分則可能因過度自戀,無法接受伴侶不再以自己為中心,進而產生強烈的報復心理。此外,少數個案因精神疾病導致情緒失控,進而出現極端行為。     恐怖情人對受害者的影響不僅止於身體傷害,更可能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許多受害者因長期處於恐懼與壓迫之下,逐漸喪失對人際互動的信任感,甚至無法建立新的交友關係。許醫師提醒,戀愛中的雙方應定期檢視自身在感情中的心理狀態,評估這段關係是否正向且健康,並保持理性,避免過度遷就或認同伴侶的不理性行為,以免助長更嚴重的後果。     目前醫學界尚無針對「恐怖情人」提出專門的疾病分類,但這已成為值得關注的社會議題。所幸,該名個案透過心理輔導、藥物治療及相關法律資源,焦慮情況已獲得改善,並成功遏止加害者的不當行為。許元彰醫師強調,許多受害者因害怕家人擔憂或擔心遭受報復,選擇隱忍不報,反而讓問題更加惡化,他鼓勵遇到類似困境的受害者應勇敢尋求協助,不論是心理專業或法律單位,皆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途徑,唯有積極應對,才能真正擺脫恐怖情人的陰影,迎向健康平穩的生活。 [...]

好孕接二連三 試管嬰兒補助 逾兩萬夫妻圓夢

2025-02-17T11:53:18+00:00

自110年7月起,政府擴大試管嬰兒人工生殖補助計畫成效顯著,迄今已協助超過2萬1,514對夫妻迎接2萬4, 653名新生兒。113年超過8,164對夫妻成功生下9,034名試管寶寶,較112年8,536名、111年7,083名增加。國民健康署呼籲把握女性25至35歲黃金生育期,及早規劃並善用補助資源,實現生育夢想。 單胞胎率達88.6%,足月生產及正常新生兒體重顯著提升 有鑒於過去人工生殖因採多胚胎植入,容易發生多胞胎妊娠、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而造成不利於母嬰健康的情況,為了降低多胎妊娠的風險,國民健康署於擴大實施試管嬰兒補助方案中,設定妻年齡未滿36歲植入胚胎上限為1顆,妻年齡36-44歲植入上限2顆之補助條件。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補助方案上路以來,單胞胎比例為88.6%,足月生產比例(懷孕週數≧37週)為75.8%、新生兒出生體重大於或等於2,500公克為77.1%,較補助方案施行前之國內人工生殖施術結果,分別增加12.9%、11%、10.7%(109年)。 掌握黃金生育期,善用補助迎接二、三寶 截至113年底,超過2,000對接受補助成功產下第1名試管嬰兒的夫妻再次申請第2胎補助,其中657對夫妻已順利迎來第2胎試管嬰兒。另根據國民健康署人工生殖補助資料統計結果,有4對夫妻已開始申請,並且通過第3胎補助審查。這對少子化的社會,無疑是一項令人振奮的消息,也反映試管嬰兒補助政策,確實幫助了不孕夫妻達成期望生育的子女數。進一步資料分析結果發現,所有接受補助夫妻中,妻子年齡中位數為38歲,而申請第2胎或第3胎補助夫妻中,妻子年齡中位數為36歲,顯示不孕夫妻若能儘早發現試管嬰兒療程需要,並及早開始進入療程,就越有機會善用這項補助迎接二寶和三寶。 符合資格即可申請,一般民眾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有計畫生育的夫妻應及早規劃,掌握25歲至35歲的生育時機。如夫妻有規律性生活經過1年以上仍未懷孕,請儘早就醫。若經醫師判斷有進行試管嬰兒療程之需要,且夫妻一方具我國國籍,並於我國戶政機關完成結婚登記、妻年齡未滿45歲者,可至全國103家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補助金額方面,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補助上限為15萬元,一般夫妻首次申請最高可獲補助10萬元,再次申請最高補助6萬元,妻年齡未滿40歲每胎最多可獲補助6次,年齡在40歲至44歲間,則每胎最多補助3次。更多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官網【試管嬰兒補助專區】查詢,或撥打國民健康署人工生殖補助諮詢專線02-2558-0900,由專人為您提供即時服務。 國民健康署祝福想生育的夫妻,蛇年好運好孕一起來。 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官網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1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2月新聞:https://www.mohw.gov.tw/cp-7181-81548-1.html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用藥措施延長至今(114)年3月15日止;經醫師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

2025-02-17T11:49:55+00:00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4)日表示,依流感監測資料顯示,近期流感疫情持續處高點,流感重症通報數高於前4個流感季,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近十年最高,近期因元宵燈節活動、學校開學及氣溫下降等因素,預估流感疫情將延續至今年3月,因此,疾管署延長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之適用期限至今年3月15日止(如附件),醫師如遇有就醫之類流感病人,請加強詢問病患相關疾病史(如重大傷病或慢性病等),並依主訴與臨床判斷,評估是否符合公費藥劑用藥條件,倘經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維護民眾健康。 疾管署呼籲,近日溫差變化大,適逢流感影響期間,請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發生風險。有關公費藥劑用藥條件、合約醫療機構名單及流感防治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https://antiflu.cdc.gov.tw/)網頁查詢,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疾管署再次提醒,民眾切勿輕忽流感嚴重性,尚未接種流感疫苗之公費對象,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與學齡前幼兒等感染流感後易發生嚴重併發症之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完成接種,有呼吸道症狀時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如有類流感症狀,應就近就醫並充分休息,待痊癒後再上班/上學,以免病毒於同儕間傳播造成疫情發生。 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官網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1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2月新聞:https://www.mohw.gov.tw/cp-7181-81522-1.html

【雙和醫院】65歲男胸劇痛昏迷 本院醫療團隊及時搶救成功

2025-02-17T11:43:58+00:00

65歲的劉先生,年前傍晚正準備從家中外出吃尾牙時,突然感到左胸劇痛,且痛感由胸口延伸至手臂,撥打119求救便昏迷不省人事,等再次清醒時已在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加護病房,所幸在雙和醫院急診與心臟外科醫療團隊即時搶救下,手術順利完成,並在年後康復出院,日前回診時,恢復狀況良好。雖然年節無法與親友相聚,但幸運撿回一命的劉先生心懷感激,向急診、加護病房及心臟外科等醫療團隊表達由衷的謝意。 雙和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李紹榕醫師表示,劉先生為A型主動脈剝離,若無醫療介入,48小時內死亡率將高達50%,其死亡率以每小時約1%的速率增加,主因為天氣變冷,血管收縮讓血壓特別飆高,加上本身年紀、心血管疾病,如血管內膜產生動脈硬化、血管壁失去彈性而變得脆弱等因素導致主動脈剝離,進而引起假腔血液侵犯心臟造成休克。 當時劉先生因心包膜填塞,在電腦斷層室曾一度停止心跳,急救團隊立即施以經劍突下切開引流手術,抽出暗紅色心包膜液,使其脈搏恢復,隨即轉入手術室,進行主動脈置換術,在人工心肺機(CPB)的輔助下,手術順利完成;李紹榕主任表示,如不是前一台主動脈剝離手術剛完成,醫護團隊人員還在院,加上人工心肺機準備完成,搭配急診團隊的果斷處置,彼此通力合作下才得以搶救成功,整個過程就像是跟時間賽跑一樣,驚險萬分。 後續劉先生能康復出院,不僅是重獲新生,也是對相關醫療團溝通及運作順暢的一大肯定,雙和醫院在日前為其舉行康復出院慶祝會,送上蛋糕祝賀,同時也叮囑要好好照顧身體,規律服藥控制血壓;劉先生及太太也分別向心臟外科、急診及心臟科加護病房團隊醫護人員致謝,場面相當溫馨。 李紹榕主任表示,主動脈剝離的發生,是由於主動脈壁的內層發生撕裂破損,血流造成內層和外層血管壁之間的分離,因此會有劇烈的疼痛症狀,而主動脈是身體最主要的血管,全身所有的血管都是從主動脈分枝而來,因此急性主動脈剝離除了可能造成主動脈破裂導致死亡之外,也有可能造成任何一條血管的斷裂或阻塞,因而導致重要器官的缺血壞死。值得注意的是,台灣50歲以上男性、高血壓患者、家族病史、抽菸等族群,都是發生主動脈剝離的高風險族群,必須特別注意,建議民眾可以從控制三高(血糖、血壓及血脂)、戒菸、限酒、建立規律運動習慣等養成良好生活作息著手,另外,也建議定期安排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等心血管項目健康檢查,同時須提昇病識感及警覺心來避免憾事發生,若有發生劇烈胸痛、背部或腹部疼痛,請立即就醫,切勿拖延。 文章轉載自雙和醫院官網首頁/雙和新知/最新消息:https://shh.tmu.edu.tw/page/NewsDetail.aspx?seq_no=20250214095418019298  

為愛篩檢 愛滋自我篩檢情人節期間限定活動,讓「蛇」麼關係都安心

2025-02-14T09:14:09+00:00

響應西洋情人節,疾病管制署推出愛滋自我篩檢試劑期間限定推廣活動,自2月14日起至2月28日止,民眾於疾管署「自我篩檢計畫官網」(https://hiva.cdc.gov.tw/Selftest/),以「網路訂購超商取貨」通路,購買愛滋自我篩檢試劑,使用專屬優惠碼「LOVE」,享「買雙付一且免運費」,亦即支付1組自我篩檢試劑費用,可同時獲得血液及唾液自我篩檢2組試劑且免運費,鼓勵民眾與伴侶朋友一同篩檢,了解自身健康狀態,讓自己及伴侶朋友都安心。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新增確診通報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人數1,002人,且85%為45歲以下的青壯年族群,主要感染原因9成以上為不安全性行為。因此,只要曾有性行為者,都建議至少進行1次愛滋篩檢。疾管署為鼓勵民眾接受愛滋篩檢,持續推動「愛滋自我篩檢計畫」,希望藉由其具有自主性、方便性與隱私保護等優點,讓民眾能在安心的環境接受愛滋篩檢。2024年共提供超過8.4萬人次自我篩檢服務,創歷年新高。民眾可至疾管署自我篩檢計畫官網訂購自我篩檢試劑,並選擇鄰近超商取貨服務,或前往合作民間團體、衛生局(所)等實體服務點或利用自動服務機,取得愛滋自我篩檢試劑。完成篩檢後上網登錄結果,還可獲得免費試劑電子兌換券1張,可自用或轉贈親友使用。 除愛滋自我篩檢計畫外,為拓展多元化的愛滋病毒篩檢、檢驗及諮詢服務管道,且兼顧民眾個人隱私,疾管署亦持續推動愛滋匿名篩檢服務,提供服務的醫事機構計95家;匿名篩檢服務點由專業人員提供民眾篩檢及衛教諮詢,並使用最新「愛滋抗原/抗體複合型快速篩檢試劑」,只需在現場等待約30分鐘即可得知初步篩檢結果;其中12家提供一站式愛滋匿名快速篩檢服務,針對初步篩檢結果陽性者,提供即時、專人面對面的諮詢及轉介就醫服務等, 1日內便可完成檢驗服務並得知結果。詳細愛滋匿名篩檢服務點相關資訊請至(https://gov.tw/kPc)查詢。 疾管署再次提醒,若發生性行為請主動要求對方或自己全程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以保護自己,降低感染風險。同時呼籲,有性行為者,建議至少進行1次愛滋篩檢,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每年至少進行1次篩檢,若有感染風險行為(如感染性病、多重性伴侶、使用成癮性藥物、與人共用針具或稀釋液等)、或性伴侶有前述任一情形者,建議每3至6個月篩檢1次,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更多愛滋防治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查詢。 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官網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1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2月新聞:https://www.mohw.gov.tw/cp-7181-81516-1.html

吸菸有損健康與外貌 無菸約會最浪漫

2025-02-14T09:10:57+00:00

西洋情人節到來,浪漫約會若菸霧繚繞恐不利感情發展。因為吸菸不僅危害健康,更會加速老化、產生皺紋、口臭及提高眼疾風險等,影響外觀形象。及早戒菸好處多,不僅改善外貌,更能遠離疾病。國民健康署提供多元戒菸管道,助癮君子擺脫菸癮,與愛人共享健康人生。 吸菸傷身體 也有損外觀形象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菸草流行是全球面臨的最大公共衛生威脅之一,每年導致800多萬人死亡,其中超過 700 萬人死於吸菸,而約有130 萬名不吸菸者死於二手菸暴露1。在臺灣,每年約有2萬5,000名死於吸菸及近3,000名死於二手菸害,平均不到20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而失去生命2。二手菸已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

國衛院研究 提升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率 有效降低再次骨鬆性骨折風險

2025-02-14T09:07:17+00:00

臺灣面臨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及其引發的骨鬆性骨折已成為重大的公共健康議題,骨鬆性骨折不僅增加個人身體與生活負擔,更對整體醫療系統造成壓力。過去研究顯示,使用抗骨鬆藥物能有效降低骨折風險,並具備良好的成本效益,然而全球骨鬆治療領域普遍面臨患者持續用藥比例偏低的挑戰,藥物使用的服藥順從性(Medication Possession Ratio, MPR)對於骨折預防效果至關重要。以臺灣為例,僅三成骨鬆性骨折患者開始使用抗骨鬆藥物,且其中約有六成患者在第二年即停止藥物治療,最後只有不到二成的患者能持續治療達三年。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王貞予助研究員團隊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傅紹懷醫師、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骨科Olivier Q. Groot醫師合作,分析臺灣健康福利資料中10年間髖部骨折患者的抗骨鬆藥物使用情形及再次骨折風險。這是第一個用真實世界資料搭配嚴謹研究設計分析,證實增加長效型抗骨鬆藥物的使用不但能改善服藥順從性,還能有效降低臨床骨折風險。本研究結果已於2025年1月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ayo Clinic Proceeding》。 過去團隊研究發表中斷單株抗體類抗骨鬆藥物denosumab的治療會導致脊椎骨折風險顯著上升,引起國際對於中斷使用骨鬆藥物導致增高骨折風險議題的重視。研究團隊此次分析了2008年至2018年間,33萬餘名髖部骨折患者在不同抗骨鬆藥物使用情形下的再次骨折風險。研究結果顯示,長效型針劑抗骨鬆藥物的使用比例從2%增至62%;高服藥順從性的患者比例從33%上升至69%;再次骨折風險下降了15%,證實長效針劑的使用改善了服藥順從性並降低骨折風險。 [...]

適逢學校開學及燈節活動,新冠疫情傳播風險上升,疾管署呼籲落實防疫措施,尚未接種新冠JN.1疫苗之民眾儘速接種

2025-02-13T09:15:55+00:00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1)日表示,目前仍處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加上近日各級學校開學、元宵燈節活動等人群聚集頻率增加,新冠疫情傳播風險上升,自去(2024)年10月JN.1疫苗開打以來,達97%以上的本土併發重症確定及死亡病例皆未接種JN.1疫苗,顯見新冠對於健康威脅甚鉅,不可輕忽。 疾管署說明,國內上週(2/4-2/10)新增9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較前一週(1/28-2/3)新增5例略增,自2024/9/1起截至2025/2/10,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476例,其中102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其中自2024/10/1起通報之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者均達97%以上。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新冠病毒陽性率近期呈下降趨勢,其中東地中海區上升,東南亞區上下波動,其他地區則下降;我國鄰近國家日本病例數呈上升趨勢,美國近期陽性率則下降;全球流行變異株以XEC占比最高且呈上升趨勢,其次為變異株KP.3.1.1,占比則呈下降趨勢。 疾管署表示,截至今(2025)年2月10日止,JN.1疫苗已累計接種約198.1萬人次,為去年同期1.2倍。疾管署呼籲,依研究顯示接種JN.1疫苗預防重症住院的保護效益可達50-60%,目前國內提供新冠JN.1疫苗計有Moderna及Novavax兩種廠牌,呼籲尚未接種JN.1疫苗民眾,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請選擇1種廠牌疫苗接種,以儘速完成接種,及早提升保護力,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疾管署提醒,日常應落實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如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建議戴口罩維護自身健康,以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灣網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1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2月新聞:https://www.mohw.gov.tw/cp-7181-81468-1.html

4招守護身體界線 在感情中做自己的主人

2025-02-13T09:05:05+00:00

2月14日西洋情人節即將到來,許多情竇初開的年輕朋友會期待與心儀的對象共度美好時光。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青少年朋友們,在享受戀愛甜蜜的同時,也要學習尊重彼此的身體自主權,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在感情中做自己的主人。 4招守護身體界線 在感情中做自己的主人 依據衛生福利部112年資料顯示,12-18歲青少年有4,182位性侵害被害人,其中1,300人(約佔31.1%)為男女朋友關係、872人(約佔20.9%)為前男女朋友。青少年對於愛情往往充滿好奇與嚮往,身體的親密接觸是情侶交往中重要的課題,適當表達可以幫助情感進展,但切勿因對方是男女朋友,而勉強自己接受不喜歡的身體接觸。國民健康署提供以下4招,呼籲青少年在情人節浪漫時光中,也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勇敢說不:當面臨自己不願意或感到不舒服的身體接觸時,要立刻勇敢地表達拒絕,不需要因為害怕對方生氣或破壞關係而勉強自己,清楚地說出「不可以」或「我不想這樣」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 停止話題:當話題開始轉向讓自己感到不安或涉及不適當的內容時,相信自己的直覺,果斷地中止談話,主動掌控對話節奏,例如可以直接表達「這個話題我不想聊了」或將話題引導到其他方向。 離開現場:若相處的情況感到不舒服或有壓力,請迅速離開現場,即使對方試圖挽留,也不要猶豫,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找藉口或直接說「我要走了」都是合理的選擇,避免讓自己陷入進一步的不安。 尋求協助:當情況難以處理或自己感到無助時,不要害怕尋求他人的幫助。無論是信任的朋友、家人、老師、輔導人員或醫護人員,他們都能提供支持和建議,共同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 親密關係不搶快 尊重身體自主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