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6)日表示,隨著時序進入夏季,國內腸病毒疫情呈現緩升趨勢,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18週(4月27日至5月3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3,762人次,近期自低點略升。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亦檢出其他型別腸病毒。今年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3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3例及克沙奇B5型1例,其中2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籲請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尤以家庭手足間、人與人密切接觸與互動頻繁的場所如校園、托嬰中心及安親班等最容易傳播。隨著腸病毒流行風險增加,請教托育機構做好因應腸病毒流行準備,依「教托育人員腸病毒防治手冊」積極加強自我查檢及落實各項防治作為。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應落實個人與環境衛生,出外回家後,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務必正確洗手,特別是「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看病前後」,皆須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用肥皂正確洗手,並應留意嬰幼童健康情形,生病盡量在家休息,以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 疾管署呼籲,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疾管署已製作腸病毒防治相關影片、海報及單張等衛教資料,歡迎民眾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下載運用及查詢相關資訊,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官網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1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5月新聞:https://www.mohw.gov.tw/cp-7178-82399-1.html
珍愛女性熟齡期 心、動、舒、食顧健康
鄭雅瑋2025-05-07T09:32:55+00:00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易有三高風險,且盛行率隨年齡顯著增加,國民健康署提供女性力行「心、動、舒、食」:揪友談心、規律運動、放鬆舒緩及均衡飲食,以預防三高。政府提供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及慢性病風險評估,另有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協助女性度過更年期。 熟齡女性三高盛行率 顯著高於年輕族群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歷程,這時期因為體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部分女性會出現生理及情緒變化和身心不適的情形。依據107-111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45-64歲女性血壓、血脂、血糖偏高盛行率分別為26.4%、21.3%、39.7%,約為19-44歲女性的3.9倍(6.8%)、2.6倍(8.2%)、3.4倍(11.8%),顯示隨年齡增加,三高異常盛行率有升高情形。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更年期女性應定期監測自我健康狀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降低三高慢性病風險。 預防三高有撇步 「心、動、舒、食」口訣記起來! 更年期是女性自然的生命階段,為降低因荷爾蒙變化所帶來的三高慢性病風險,國民健康署提供「心、動、舒、食」健康口訣,協助更年期女性從日常生活著手,達到自我保健目的: 揪友談「心」:維持愉悅心情,多與親人、朋友分享心事,保持良好互動。 規律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週至少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如慢跑、快走等,搭配肌力和伸展運動,維護心血管健康。 放鬆「舒」緩:透過閱讀、聽音樂、瑜珈等自己有興趣的嗜好活動,適時舒緩生活壓力,放鬆身心靈。 [...]
【雙和醫院】本院勇奪《遠見》ESG醫療永續獎首獎
鄭雅瑋2025-05-07T09:26:10+00:00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推動醫療永續屢創佳績,榮獲首屆《遠見》ESG醫療永續獎最大殊榮醫療永續組首獎,其中「永續共融創新:醫療減碳全面啟動」專案獲得低碳營運組楷模獎肯定,而「安寧之光:守護尊嚴與同理的長照之旅」專案則是獲得公益推動組績優獎,另,這次雙和醫院共獲三項大獎,為所有醫療機構中獲獎數最多者。 頒獎典禮上,由雙和醫院李明哲院長親自出席受獎,李明哲院長表示,雙和醫院自2022年起積極推動永續醫療,成立永續發展室與醫院永續發展委員會,以「勿以善小而不為」為核心信念並將永續、共融、創新融入經營理念中,迄今已獲得國家永續發展獎、國家醫療品質獎、SNQ標章等超過47項獎項肯定,期待在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時,也成為醫療永續發展的典範,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其中,如何讓醫療低碳轉型乃醫療產業發展永續的首要考驗,根據統計,醫療體系的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總排放量4.6%,略高於全球平均的4.4%;因此,由雙和醫院發起「永續共融創新:醫療減碳全面啟動」專案,首先為能源轉型與精準使用,雙和醫院先從院方建築物本體節能、節電開始,裝設太陽能板、安裝電梯能量回饋裝置等,每年可發電超過29萬度。 接著,串連總務、感染預防與控制、護理、採購與外部再生回收業者,回收25項醫療廢棄物並再生利用,包括與廠商共同設計開發的全國首創低碳集針盒,將廢棄PE藥罐回收再製成100%再生清潔袋等。雙和醫院總務室崔甦菁主任表示,秉持著讓「一次性」變成「再一次」的初衷,從臨床實際面出發,結合「安全」與「永續」的考量,賦予醫療耗材第二次生命,同時也是以醫院為核心、跨域協作的低碳醫療實踐模式典範,2024年院內醫療廢棄物的回收量已超過100公噸。 在社會關懷層面上,雙和醫院緩和醫療中心主任蔡易杰醫師指出,臨床上看過太多病人明明生命已進入末期,卻因缺乏及早規劃與合適引導,被插管急救、送入加護病房,最後在無聲中離去,讓家屬陷入長期的遺憾與自責中,因此雙和醫院以創造有溫度的結局為出發點來幫助病人與家屬,從病情理解到尊重自我選擇與適時表達價值觀,發展出「FIRST模式」與「急診行動安寧」專案。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114/05/7(星期三)11:00-11:30癌症資源中心門診講座:吃出好體力,抗癌不費力!
鄭雅瑋2025-05-06T16:13:20+00:00掌握均衡營養,提升抗癌體力!本講座將教您聰明補充元氣、減輕治療副作用,讓抗癌路上更輕鬆自在。 日期:114年5月7日(星期三) 時間:上午11:00-11:30 地點:第三醫療大樓1樓藥局前 講師:盧倫營養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資源中心 https://www.youtube.com/@user-cf6ro1py9g LINE搜尋好友ID:@tmuhcc / lin.ee/QsePc5c
說明有關「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已自114年5月1日起生效
鄭雅瑋2025-05-06T09:09:45+00:00國民健康署公告之「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已自114年5月1日起生效,補助時程及內容如下: 一、第1次:產後1個月內(建議於產後1-2週),包括: (一) 體重、血壓等生理量測 (二) 孕產期疾病與身體機能評估 (三) 愛丁堡憂鬱量表自評 (四) 產後生活型態及生育之諮詢 [...]
世界氣喘日 掌握氣喘管理四技巧
鄭雅瑋2025-05-06T09:03:46+00:00每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二為「世界氣喘日」,國民健康署提醒氣喘病友重視日常管理,並提供四項實用自我照護技巧:減少接觸誘發因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正確使用藥物與定期回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助降低氣喘發作風險,穩定控制病情、提升生活品質。 日常管理是關鍵 穩定氣喘避免惡化 今(114)年5月6日為世界氣喘日,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將今年主題訂為「讓吸入式治療人人可及」(Make Inhaled Treatments Accessible [...]
國衛院利用全基因體定序家族資料研究 證實父親生育年齡越高 子代精神疾病發病越早
鄭雅瑋2025-05-06T08:54:52+00:00隨著國人受教育年數增加,平均結婚年齡逐年上升,而生育年齡普遍延後。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112年母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2.4歲,自民國80年來上升了5.2歲;112年的父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4.6歲,32年來上升了4.3歲。過去研究觀察到父親生育年齡愈高,其子代思覺失調症風險增加,且發病年齡較早。然而,因未有實證研究直接評估與量化,男性生育年齡與子代健康之相關是否為因果關係未有定論,尚不清楚父親生育年齡在子代罹病或發病年齡上所扮演的角色。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王世亨副研究員,與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陳為堅主任兼副院長、國立臺灣大學健康數據拓析統計研究所馮嬿臻助理教授等人合作,利用全基因體定序探討父親生育年齡之影響,證實較晚的生育年齡確實可能影響子代精神健康。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 有關男性生育年齡與子代健康之相關性,有一派假說是新生突變假說,即男性精子一生中不斷進行分裂,年紀越大的父親精子所累積新生突變數較多,因此增加其子代罹病風險,也最常用來解釋父親生育年齡效應。另一派則認為男性生育年齡與子代精神健康之間並非因果關係,是因為忽略了干擾因子的影響所造成的假象。 研究團隊針對5個多發性思覺失調症家庭進行全基因體定序,每個家庭包含三個共病手足與健康父母,經由比對父母與子代之序列,辨識出子代身上的新生突變。分析結果發現,父親生育年齡每延後一歲,子代身上平均多帶有1.5個新生突變。而子代身上每多帶有一個新生突變,思覺失調症發病年齡平均提早0.16年。研究團隊進行因果中介分析進一步發現,較晚的父親生育年齡與子代較早的思覺失調症發病年齡之相關性,大約有30%可由新生突變所解釋。 這個研究是全世界第一個利用全基因體定序家族資料,量化分析證實父親較晚的生育年齡可能影響子代精神健康,而新生突變在父親生育年齡與子代精神健康的相關,扮演中介變項的角色。由於個人生涯的追求規劃、和經濟考量,國人組織家庭的年齡愈來愈晚,生兒育女的年齡也愈來愈晚,因此引起的子代健康問題將是需要迫切討論的公共衛生議題。 研究論文全文網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5-02942-0 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官網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1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5月新聞:https://www.mohw.gov.tw/cp-7178-82383-1.html
【新國民醫院】盧柏文醫師談「胃酸為何湧不停-逆流患者的日常保健」
鄭雅瑋2025-05-06T08:48:49+00:00愛健康│聽醫生的話 主持人:李雅媛 來賓:新國民醫院與雙和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盧柏文醫師 主題:胃酸為何湧不停-逆流患者的日常保健 今日重點 ◆彎腰、趴睡就嘔酸水? 小心是肥胖導致胃酸逆流! ◆胃賁門鬆弛的兇手就是它們!胃酸飲食注意 [...]
【萬芳醫院】114年下半年度學生志工招募
鄭雅瑋2025-05-06T08:38:25+00:00歡迎您到本院擔任學生志工! 在加入本院學生志工服務之前,請您先留意以下訊息: 一、 報名資格:高二(含高一升高二)以上在學學生,對服務病患有熱忱。 二、 報名方式與流程: 1 、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UzKoWFQJbbm91CxM8 2、參加說明會: (1) 請務必參加說明會,未參加者恕無法提供公服,不另行通知,請自行準時參加。(未準時不予錄用) (2) 114年暑假招募學生志工說明會場次資訊(擇一): 時間:114/6/20(五)18:00~20:00、114/6/28(六)13:00~14:00 地點:6/20五樓500會議室、6/28五樓506會議室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5月份活動講座 歡迎參加
鄭雅瑋2025-05-06T08:30:38+00:00活動訊息轉載自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官網首頁/訊息專區:https://www.tmuh.org.tw/news/info/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