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為6%~8%,我國6歲以下兒童發展遲緩通報數則僅占4.3%,接受療育者則更僅有2.7%,顯示許多有發展遲緩狀況的孩子尚未接受評估或療育。因此在兒少保護實務工作中,常見許多個案,因家長不願面對兒少的特殊狀況,或對發展遲緩、特殊身心狀況的辨識不甚理解,以致對孩子有不合理的期待,並且在孩子無法達成父母的期望時,透過打罵等方式管教,相信只要嚴格管教,孩子就會進步、達成家長的要求。 另有些孩子雖已經診斷出有特殊需求,如何照顧及教養特殊需求兒少,對家長而言是天天需面對的難題;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來說,家長每天忐忑的打開老師寫滿紅字的聯絡簿、接到學校來電就擔心孩子是不是在學校又闖禍,家長還得面對來自其他家人、長輩責備不會照顧孩子,孩子不乖只要打了就會乖等,在在讓照顧者承受沉重的照顧壓力與挫折。 為協助家長瞭解特殊需求兒少的症狀與辨識,及教養策略與親師合作之道,衛生福利部於4月25日舉辦「擁抱孩子的不一樣-特殊需求兒少的教養策略」終止兒虐守護系列記者會,邀請苗栗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林彥宇督導、臺大醫院高淑芬副院長、冬青心理治療所金融心理師與臺北市西區特教資源中心顏瑞隆主任參與分享。林彥宇督導以自身為ADHD患者及兒少保護社工的經驗,分享ADHD症狀對其家庭和成長造成的影響,以及從事兒少保護社工時看見特殊需求兒少家長的教養困境;高淑芬副院長分享兒少特殊狀況之症狀與辨識之道,並鼓勵家長盡早帶兒少尋求醫療專業協助;金融臨床心理師建議家長建立孩子固定作息與規律生活,跟ADHD的孩子對話指令簡單清楚、一次只說一件事,運用正向鼓勵方式降低挫折感;顏瑞隆主任分享與學校溝通須建立互信基礎,盡量參與及支持孩子的學校生活,使家庭與學校的教養策略具一致性,並透過每日親子小時光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張秀鴛司長呼籲,每位孩子都有不同特質,特殊需求孩子只要盡早發現,妥善運用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社區療育服務單位、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家庭教育中心等相關醫療、教養資源,未來的發展也能跟一般孩子一樣,別讓孩子困在症狀中,盡早尋求協助,陪伴孩子走出特殊需求症狀的迷霧。 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官網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1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4月新聞:https://www.mohw.gov.tw/cp-7179-82274-1.html
【新國民醫院】心肌梗塞爭取黃金救治時間、全踝關節置換術、遠離胃癌高風險因子
鄭雅瑋2025-04-28T09:21:03+00:00文章轉載自新國民醫院官網首頁/訊息專區/2025年05月醫訊:https://www.skmh.com.tw/news_detail.php?Key=366
國民健康署「推動兒童發展篩檢與聯合評估」說明
鄭雅瑋2025-04-25T12:23:40+00:00為及早發現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本署透過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找出疑似發展遲緩者轉介聯合評估。醫療機構並依據評估的結果,讓有早療需求的兒童接受健保支付之早期療育醫療,以及社會及家庭署提供之社區療育資源。 推動兒童發展篩檢: 為早期發現發展遲緩兒童,本署運用專由醫師使用之標準化兒童發展篩檢量表,並自113年7月1日起提供「未滿7歲兒童6次兒童發展篩檢」,並訓練兒科、家醫科,以及「非兒科或家醫科但已具備幼兒專責醫師資格醫師」,以提供兒童發展篩檢服務。 截至114年4月23日,於113年完成兒童發展篩檢訓練,並已取得服務資格醫師共2,546位,包括兒科醫師2,209位、家庭醫學科醫師284位,以及「非兒科或家醫科但已具備幼兒專責醫師資格醫師」53位,占所有「非兒科或家醫科但已具備幼兒專責醫師資格醫師」總數(85位)之62.4%。 此項兒童發展篩檢為新上路之服務,本署仍持續宣導鼓勵家長平日進行「發展監測」,觀察記錄孩子發展情形,依補助時程帶孩子接受「發展篩檢」,初步統計113年上路半年之利用率為44.7%,將持續加強宣導家長善用本項服務。 持續擴大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量能: 為使發展篩檢後疑似發展遲緩兒童進一步接受評估,本署持續擴大補助地方政府設置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家數,由111年52家增加至114年88家,重點中心由113年10家增加為114年17家,預計提供4萬3,957人次的發展評估服務。 接受聯合評估之個案依遲緩類型可能需接受2至3次以上評估,故提供之「人次」,係以預估需接受兒童發展評估個案之「案次」計算。 提供偏鄉地區服務: 目前全國總計有1,206家醫療院所提供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在88個偏鄉地區當中,有71個地區有1家以上兒童發展篩檢醫療院所,另10個地區可由「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提供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支援,其餘7個地區,本署將與地方政府協調整合在地或鄰近篩檢服務機構資源,並優先輔導該區衛生所之符合條件醫師參加教育訓練,以在地提供篩檢服務。 [...]
衛生福利部修訂「成人藥癮者家庭支持服務指引」推動家庭支持 服務計畫
鄭雅瑋2025-04-25T12:15:59+00:00衛福部為落實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第三期毒品戒治策略, 改善成人藥癮者家庭的困境,持續推動「成人藥癮者家庭支持服務 及資源培力計畫」。近日修訂發布「成人藥癮者家庭支援服務指引」, 旨在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整合性服務,強化連結多元資源並結合 民間力量對藥癮者及其家屬提供更全面性的支持服務,促進其復 歸社會。 計畫服務對象以成人藥癮者家庭為核心,包括藥癮者家屬及 重要親友。 各地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及相關網絡單位遇成人藥癮者 家庭成員關係衝突或疏離有家庭支持服務需求者,轉介本計畫服 [...]
接軌國際治療指引 癌症治療再邁進一大步
鄭雅瑋2025-04-24T11:15:43+00:00中央健康保險署(下稱健保署)為落實健康台灣政策,提高癌症病人存活率及降低死亡率,於114年4月17日召開之共同擬訂會議(藥品部分第75次會議)再通過,免疫療法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預估嘉惠約3千4百名癌症病友,並以癌症暫時性支付專款挹注免疫療法年藥費約32.95億元,最快於114年6月生效,為癌症治療再邁進一大步。 肺癌、大腸癌及乳癌為我國111年發生人數排行前3名之癌別,因免疫療法為目前癌症治療之趨勢,為接軌國際治療指引,健保署近期積極導入免疫療法,加速癌症病友使用國際指引證據等級強之藥品,以減輕經濟負擔。根據pembrolizumab成分藥品(商品名:Keytruda,美商默沙東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第三期臨床試驗,與化療安慰劑組相比,在所有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治療,可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11.4個月(22.0個月vs.10.6個月);在早期三陰性乳癌,可顯著改善術後病理學完全療效反應率達13.6% (64.8% vs 51.2%);在高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錯誤配對修復功能不足(dMMR)無法切除或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治療,可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40.8個月(77.5個月vs 36.7個月)。另依據atezolizumab成分藥品(商品名:Tecentriq,羅氏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期臨床試驗,與bevacizumab併用含鉑化療組相比,可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4.8個月(19.8個月vs.15.0個月)。故健保署於共同擬訂會議藥品部分第75次會議提案通過,預計最快114年6月擴大癌症免疫療法pembrolizumab成分藥品及atezolizumab成分藥品給付,增加癌友治療選擇。 健保署致力將具治療效益之藥品納入健保給付及接軌國際治療指引,於健保審議藥品給付參考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ational Cancer Comprehensive Network, [...]
定期健檢、及早發現三高風險
鄭雅瑋2025-04-24T11:11:36+00:00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有五項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有關,顯示慢性病已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為強化預防與早期介入,國民健康署自114年起將成人預防保健年齡下修至30歲,提供定期健檢與衛教服務,協助民眾自主管理健康、降低風險。 中高齡風險增,罹患三高近五成 根據衛福部112年統計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血管慢性疾病占所有死因約3成,其中心臟疾病(第2名)、腦血管疾病(第4名)、糖尿病(第5名)、高血壓性疾病(第7名)、以及急性腎衰竭與慢性腎病(第10名)。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最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會逐漸上升。根據健保署的統計資料,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三高比例更是高達五成。然而,年輕人也不可輕忽,長期吸菸、飲酒或嚼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增加罹患三高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因此及早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定期健康檢查,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為未來的健康做好準備。 全民健檢行動,守護健康人生 為強化三高慢性病早期發現、早期介入之策略,國民健康署於今(114)年將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年齡從40歲下調至30歲,年滿30至39歲的民眾,每5年可接受一次檢查;40至64歲的民眾,每3年可接受一次檢查;65歲以上的民眾則是每年一次(原住民可提前至55歲,小兒麻痺患者則可提前至35歲)。服務內容除衛教諮詢外,更增加慢性疾病風險評估、腎病期別提示、提供每週運動150分鐘、健康餐盤均衡飲食等衛教資訊,以提升民眾健康識能,同時協助民眾改變生活習慣。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鼓勵民眾善加利用健檢服務,做好健康管理,遠離慢性病危機。 此外,民眾可透過「科學算病館」輸入健康檢查結果,估算未來10年內罹患冠心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同時平台會依照高、中、低的風險分級,提供不同健康管理系統。國民健康署與全台近3,000家診所及4,800位醫師合作的「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進行疾病早期管理及改善生活型態,防治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增進自我疾病管理識能,進而降低及延緩後續罹患三高慢性病的風險。 定期健康檢查: 民眾除了可以參加國民健康署提供之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也可善用各場域之健康檢查,如職場勞工健檢、公務人員健檢或自費健檢等,關心自己的血壓、血脂及血糖等數據變化,預防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722自我血壓量測:「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掌握血壓變化狀況,做好自我管理。 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建議以「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攝取適量水果與天然食物,並每週達成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頭頸癌營養照護
鄭雅瑋2025-04-23T10:23:18+00:00癌症資源中心講座 主題:頭頸癌營養照護 講師:夏營養師 影片轉載自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資源中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yYb9V-ZaXQ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肺癌治療新突破-談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免疫治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癌症中心 邱昭華副院長
鄭雅瑋2025-04-23T10:11:33+00:00影片轉載自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直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ONrGZ20eis
防癌教育基金會114 年度「 Check & Win 篩就贏 」抽獎活動說明
鄭雅瑋2025-04-23T09:43:05+00:00一、活動說明 1.活動期間:即日起至 114 年 9 月 30 日。 2.主辦單位:衛生福利部;承辦單位:財團法人防癌教育基金會 。 [...]
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創近18年同期新高,籲請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同時加強家戶內外環境巡檢,落實「巡、倒、清、刷」,減少病媒蚊孳生
鄭雅瑋2025-04-23T09:32:40+00:00疾病管制署今(22)日表示,今(2025)年截至目前累計11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病例,為2007年10月列入法定傳染病以來同期新高,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為多,另累計44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為近5年來次高,屈公病及登革熱境外移入風險持續,呼籲民眾如前往流行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返國後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以利及早通報、診斷及治療。 疾管署統計,今(2025)年截至4月21日累計11例屈公病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國家以印尼(9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及斯里蘭卡(各1例)。另有關登革熱方面,國內上週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均為印尼;今(2025)年截至4月21日,累計44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近5年同期次高,感染國家以印尼(21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8例)及越南(5例)。 疾管署表示,全球屈公病疫情於今年迄今累計約8萬例病例及46例死亡病例,主要集中於美洲地區,其中,以巴西逾7萬例為多;法屬留尼旺島今年疫情嚴峻,病例數已逾1萬例;鄰近國家印尼今年屈公病疫情上升且該國衛生部已發布警報,新加坡今年亦有報告病例,印度去年累計報告23萬餘例且高於前1年病例數(約20萬例)。此外,全球登革熱疫情於去年累計1,400萬餘例且為有紀錄以來疫情最嚴重之一年,於今年全球登革熱疫情持續,以美洲地區最嚴峻迄今累計報告逾193萬例病例,以巴西173萬餘例為多,哥倫比亞、墨西哥及秘魯等國疫情亦為嚴峻,印尼登革熱疫情亦上升且於我國持續發生境外移入病例,菲律賓及越南疫情則高於近年同期。 疾管署說明,屈公病的病媒蚊與登革熱相同,由帶病毒的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而感染,而屈公病的潛伏期為2至12天,發病前2天至發病後5天為病毒血症期,感染症狀包括突然發燒、關節痛或關節炎(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頭痛、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約半數患者會出現皮疹;症狀持續3至7天。與登革熱不同的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患者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週至數月,甚至數年,典型的登革熱則不會出現長期的關節痛;另屈公病的嚴重程度也不如登革熱重症,較少出現死亡,惟新生兒於出生時感染、65歲以上年長者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者,是罹患屈公病易有併發症或病況嚴重之風險族群。 疾管署呼籲,近期國內氣溫逐漸轉熱,各地偶有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社區感染與傳播風險增加。預防屈公病與登革熱最有效的方法為清除孳生源,民眾應定期檢視戶內外環境,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防止病媒蚊孳生;並落實防蚊措施,外出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於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藥劑,減少受蚊子叮咬的機會。有關屈公病與登革熱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查閱,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 文章轉載自衛生福利部官網/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1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4月新聞:https://www.mohw.gov.tw/cp-7179-82258-1.html